電容式,光學式和超聲波式三種指紋識別技術是怎么回事
寶威科技網訊,電容式、光學、超聲波指紋識別上演三國殺,顏值是關鍵?應用于智能手機的指紋識別目前主要有三種技術:電容式,光學式和超聲波式,目前市面上看到最成熟的指紋手機基本都是電容式的。然而當下火爆的全面屏手機,把“無處安放”的指紋識別技術,一下拉到眾人面前,這三個指紋識別技術都是怎么一回事,在未來誰更有統治力?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電容式指紋識別:電容式指紋模塊是利用指紋sensor與導電的皮下電解液形成電場,指紋的高低起伏會導致二者之間的壓差出現不同的變化,借此可實現準確的指紋測定。該方式適應能力強,對使用環境無特殊要求,同時,硅晶元以及相關的傳感原件對空間的占用在手機設計的可接受范圍內,因而使得該技術在手機端得到了比較好的推廣。雖說技術非常成熟,但在被炒的火熱的全面屏手機概念,電容式似乎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指紋識別集成在手機上的形式無外乎就是這幾種:后置和前置,還有側邊等。正面指紋識別則是一種相對受歡迎的方案。從觀感來說,正面位置更符合傳統的交互審美,而且在操作上更加直觀,用戶不必拿起手機就可以通過指紋識別進行解鎖。在追求極致屏占比的當下,正面識別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背面指紋識別也是目前較為多見的位置方案。
光學指紋識別:光學識別是應用比較早的一種指紋識別技術,比如之前很多的考勤機、門禁都采用的就是光學指紋識別技術。主要是利用光的折攝和反射原理,將手指放在光學鏡片上,手指在內置光源照射下,光從底部射向三棱鏡,并經棱鏡射出,射出的光線在手指表面指紋凹凸不平的線紋上折射的角度及反射回去的光線明暗就會不一樣。用棱鏡將其投射在電荷耦合器件上CMOS或者CCD上,進而形成脊線(指紋圖像中具有一定寬度和走向的紋線)呈黑色、谷線(紋線之間的凹陷部分)呈白色的數字化的、可被指紋設備算法處理的多灰度指紋圖像。然后對比資料庫看是否一致。
超聲波指紋識別:超聲波指紋識別與電容式需要檢測指紋表面不同,超聲波具有穿透性,利用指紋模組發出的特定頻率的超聲波掃描手指,利用指紋的不同對超聲波反射的不同,能夠建立3D指紋圖形,因此對手指表面的清潔程度并不用太過考慮。另外,由于超聲波具有比較強的穿透性,可以穿透金屬、玻璃等常用手機材質,因此對手機外觀方面也不會有太多限制。
目前來看,幾種指紋識別各有優勢,電容式有無法抗拒的成本優勢,而光學和超聲波指紋識別因為技術欠成熟問題,遲遲不能在全面屏上大展拳腳。但在未來,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追求極致技術與美觀的時代,更優越的技術才能帶我們更多驚喜。